探頭一掃,就能為礦石“體檢”,幾分鐘可拿出其所含物質成分的分析結果——這是威海棲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即將推向市場的在線礦石成分分析系統,該設備的核心專利已通過美國專利申請PCT階段,預計明年年底拿到授權。作為一家高科技企業,棲桐科技目前擁有60余款自研標準化產品、近30項技術專利。
棲桐科技成立之初,主攻方向是氣體、土壤、水質傳感器,但在做精傳感器的同時,棲桐科技將目光投向物質成分分析領域。“當前,國內的物質成分分析儀主要依賴進口,而且只能在實驗室使用,使用條件嚴苛、成本高昂。”棲桐科技總經理李詠諳介紹,“我們亟需打破核心技術壟斷,創造出一款軟硬件和運維成本更低的國產替代設備,同時解決進口實驗室設備不能進產線、效率不高、供應不穩定、數據不安全的市場痛點。”
為此,棲桐科技通過與山東大學(威海)產學研合作的方式,引進高校科研人員加入公司研發團隊,并于2022年獲批設立山東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6名來自核物理、應用物理、材料科學等領域的博士組成研發團隊,正式開始了在線礦石成分分析系統的研究。
突破技術壟斷,將成分分析儀器搬上生產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我們需要解決使用條件的限制,從實驗室真空條件使用轉變為在空氣中就可以使用;其次,要突破X射線和半導體探測器的技術壟斷,實現國產化。”山東大學(威海)空間科學與物理學院副教授、威海棲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科技副總劉晨介紹。
目前,該產品可以直接用于礦石加工產線,實現了礦石分選、加工環節中無人值守與智能化聯控,并且由于核心部件的國產化率達到80%,性價比優勢明顯。同時,該產品已通過客戶測試,讓棲桐科技成為全球范圍內為數不多的Si-PIN探測器供應商。
在10月28日舉辦的第二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中,棲桐科技也憑借該項目榮獲“新一代信息技術”賽道金獎;棲桐科技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也在今年的山東省評優中成績斐然。
棲桐科技專注技術創新的背后,是相關部門的“硬核”支撐。“我們因業務拓展需要來到威海雙創人孵化園后,得到了張村鎮政府、孵化園、人社和科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從而能夠心無旁騖搞科研,不斷加快物質成分分析儀的國產化進度。”李詠諳說。
未來,棲桐科技將繼續依托產學研模式形成的人才優勢與科研優勢,致力于幫助企業解決在智能化生產、制造過程中因核心技術導致的進口依賴,推動相關產業轉型升級。(Hi威海客戶端記者 曲黎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