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報訊 > 正文

工業立區,跑出先進制造業新速度——2023·臨港區高質量發展報告書①
2024-01-02 10:06:29   來源:威海傳媒網   

      編者按: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臨港區升級國家級開發區十周年。為充分展示全區各項工作成果,進一步凝聚力量、攻堅突破,即日起,推出“2023·臨港區高質量發展報告書”系列報道,全面回顧2023年全區經濟社會各領域的發展亮點、重大成就,立體式展現高質量發展的“臨港節拍”。

2023年,臨港區搶抓新機遇,加快培育主導產業,集聚新動能,賦能產業轉型升級。

      這一年,碳纖維產業集群獲批山東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臨港區上榜山東省近零碳園區示范創建名單,在省內率先實施碳纖維產業園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工程項目,碳纖維產業集群不斷發展壯大。

      這一年,全球“隱形冠軍”馬夸特集團二度“牽手”臨港區的PPE項目投產,世界500強企業采埃孚成功落子并投產,各類創新平臺迅速搭建,打造科技型、創新型人才聚集新高地,成為臨港區聚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奮進新賽道的生動詮釋。

      這一年,臨港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節節攀升,企業梯次培育機制逐步完善,高新技術企業達107家,較上年度增長18.89%,1至11月份,全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5.55%,行業“龍頭”產業活力不斷匯聚,產品“智造”不斷升級。

      ……

      細數2023年,臨港區找準“產業路”,下足“苦功夫”,推動相關領域企業聚鏈成勢,不斷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全球“隱形冠軍”馬夸特集團二度“牽手”臨港區。

      瞄準戰略新興,三大主導產業全面起勢

      碳纖維被譽為“21世紀新材料之王”,經過10年深耕細作,臨港區碳纖維產業園版圖逐漸“豐滿”,以威海拓展纖維有限公司為龍頭,以碳纖維產業園為依托,堅定不移打造碳纖維產業集群,一條“裝備制造—原絲—碳纖維—織物—預浸料—碳纖維制品—檢測分析—回收再利用”的碳纖維全產業鏈強勢崛起。

      在威海拓展纖維生產車間,T700級、T800級、T1000級等各種等級的高性能碳纖維產品正批量生產。公司核心生產設備和制備技術均為自主研發,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家可批量生產M55J級碳纖維的企業。

      

威海拓展纖維生產車間內一派忙碌景象。

      從對標國際到領跑全國,威海拓展纖維憑借多年自主研發實力,形成了從前端研發、中端復合材料生產再到后端深度應用的全產業鏈。去年以來,威海拓展纖維生產車間處于滿負荷生產狀態。“國產碳纖維迎來飛速發展的10年。有了臨港區的全力支持,上下游企業紛紛來到臨港區,和我們做起了‘鄰居’。”威海拓展纖維董事長叢宗杰說。

      走進碳纖維產業園的二期民用復材項目,富碳科技、庚鑫房車、光軒新材料等企業先后“卡位入鏈”。目前,碳纖維產業園已引來37個高端產業鏈項目,進駐22家重點科研平臺,常態化與20多家高校院所開展合作。

      在2023年8月22日舉行的首屆國際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科技會議暨山東省碳纖維產業鏈推進大會上,“中國碳纖維基地”揭牌,另有12個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鏈項目簽約落地,涵蓋復材裝備生產、復材檢測設備生產、復材制品生產等領域,為碳纖維產業園進一步補強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鏈條、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2年沖擊百億銷售收入作出積極貢獻。

      除新材料產業外,臨港區新能源裝備、數字經濟產業發展也呈現出勃勃生機。

     

十年間,臨港區產業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

      目前,臨港區錨定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目標,強化要素保障,簽約落地景能科技有限公司,布局全鏈條氫能源產業,全力打造能源裝備項目聚集區。

      數字經濟是未來經濟的重要增長點,是改變未來產業形態的重要驅動力。

      在擁有威海市數字經濟研究院、威海市電商賦能中心等平臺載體基礎上,2023年11月27日,威海臨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與中科信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共建“中科融合算力中心威海分中心”,將以云服務的方式提供超算及人工智能算力資源,為用戶提供資源豐富、按需擴展、智能調度的云上科研工作環境,打造集計算資源、優化網絡、應用與工具、軟件與服務的一站式平臺,降低用戶資源使用成本,提升科研效率。

      2023年9月22日,臨港區舉辦首屆威海市“數字+金融·科創”大會,威海臨港科創基金港正式揭牌,組建5億元規模的政府引導母基金,現場簽約引入24家金融、服務機構。同年,未來科創港亮相臨港,按照計劃,前5年主要圍繞項目引進、氛圍營造、企業培育,計劃引進企業70家以上。

      三大主導產業全面開花,全區經濟水平不斷攀升。2023年1至11月,臨港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9.9%,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45.4%,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9.1%。

      聚焦梯次培育,不斷壯大高質量企業隊伍

      近日,山東格美鎢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忙碌不停,工人們正緊張有序地趕制訂單。

      2023年,格美鎢鉬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明星產品”鉬鈮合金靶材與鉬鈦合金靶材市場占有率高達80%,名列全國第一,成為臨港區新材料集群的又一佼佼者。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優質中小企業的中堅力量,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有重要作用。臨港區“專精特新”企業正如雨后春筍般拔節生長。

      目前,威海威信光纖科技有限公司G.654光纖研發成功,通過對拉絲爐的溫度控制和工藝改進,打破了國外技術壁壘,躋身全國第一梯隊,捧回“專精特新”企業、山東省瞪羚企業等榮譽。

      近年來,臨港區積極探索“專精特新”企業培育發展之路,不斷形成完善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梯次培育機制,緊盯“入庫”窗口期,依托優質中小企業梯次培育平臺,分類指導企業提報數據信息、實施入庫,壯大“高成長創新型”企業隊伍。

      截至2023年,全區共有65家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50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緊盯綠色轉型,推動近零碳園區示范創建

      山東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試點、山東省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試點單位、河道綜合整治等14個項目列入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項目名單……2023年,臨港區積極構建綠色產業體系、優化能源結構,以產業“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不斷釋放綠色動能。

      走進威海拓展纖維廠區,一排排光伏發電板整齊排布在房頂,由太陽能轉化成的“綠電”源源不斷產生,較好降低了生產成本。該公司還與多家上下游供應商開展綠色戰略合作,提高碳纖維產業綠色化、智能化水平。目前,臨港區共有6家企業完成了國家級、省級、市級綠色工廠建設。

      威信光纖在節能減排方面也成效顯著。此前,每固化一公里光纖,每個汞燈需耗能8至10千瓦,而改裝UVLED固化系統后,只需0.5千瓦左右。車間的排風冷卻改為水冷卻,車間噪音大幅降低,維護清潔工作壓力減少,工作環境提升明顯。

      在近日出臺的《山東省近零碳城市、近零碳園區、近零碳社區示范創建實施方案》中,臨港區成功入選全省首批近零碳園區示范創建名單。

      臨港區將積極構建綠色化能源體系,著力攻堅近零碳發電端、近零碳企業端、近零碳交通端、近零碳建筑端四大領域,涵蓋燃氣分布式能源、光伏、風電、儲能、充換電等綠色綜合能源項目的投資建設,推動“綠色低碳、經濟環保、多能互補、智能互聯”現代零碳綜合智慧能源體系建設。

      2023年,臨港區與中電投新農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聯合赤道環境評價股份有限公司開展洽談合作,著手打造碳匯評價管理平臺和數字化碳資產管理平臺,推動低碳技術應用,最大限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逐步降低區域碳排放直至趨近于零,全力服務全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

      ■一線故事

      核心產品直達“行業天花板”

      光軒新材的工作人員正在加料。

      2023年12月28日,位于碳纖維產業園二期的山東光軒新材料有限公司迎來投產后的第一個年關,車間內一派繁忙景象,現場工作人員不時巡查攪拌釜的作業情況,按照生產工藝流程規范操作。

      “現在車間已經是滿負荷生產,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一直沒有間斷。”光軒新材總經理韋振海介紹,公司目前按照周計劃排班生產,保證客戶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拿到產品。

      在落戶威海前,光軒新材技術團隊在北京化工大學的常州中試基地進行了10年的技術積累。

      因擴大生產要求,光軒新材最終選擇到臨港區“安營扎寨”。“從洽談簽約開始,臨港區各部門提供的服務就非常周到,還在政策上幫扶我們。在這里創業,我們很安心。”韋振海說。

      作為臨港區碳纖維產業的“卡位入鏈”項目,光軒新材不出園區就能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實現園區“內循環”,包括金貝殼、富碳科技等在內的產業園企業都是其下游客戶。

      2023年年初,光軒新材按時投產,目前可以生產包括碳纖維專用高性能樹脂及結構粘結/發泡膠膜等系列化規格化的50多種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汽車能源、3C電子等領域。其核心產品雙馬來酰亞胺具有耐高溫、耐濕熱的特點,被客戶評價為“行業天花板”。

      為提升產品附加值,光軒新材2023年投資500多萬元進行技術改造,購置了壓延膠膜機等高端設備,成功實現了環氧樹脂結構膠膜工業化制備與生產。其中,中溫環氧膠膜與國際先進的3M公司AF163膠膜性能相當,已累計推廣樹脂膠膜超5萬平方米。

      同樣走在國內技術前列的還有氰酸酯膠膜。這種“拳頭”產品經過6年研發和多批次驗證,預計2024年開始批量生產。“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優化產品的性能和穩定性,目前已經處在國內領先水平。”韋振海說。(Hi威海客戶端記者 劉鵬雪/文 紀哲/圖 部分圖為資料圖)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美團數據顯示:元旦假期,威海住宿預定量同比上漲20倍
下一篇:新華社聚焦威海:“漁具之城”搶占新材料高地

魯公網安備 37100302000175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12

威海廣播電視臺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 魯備2009001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ICP備06041465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郵箱:whcmw2009@126.com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631-5191950

網站熱線:0631-5191412  網絡實名:威海傳媒網  網絡設計/系統支持:威海傳媒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 97色婷婷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狠狠成人综合网|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俺去了| 国产综合激情在线亚洲第一页|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深深爱| 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婷婷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蜜桃av| 99久久综合给久久精品| 婷婷成人丁香五月综合激情| 亚洲色欲www综合网| 人妻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 一本大道道无香蕉综合在线| 色综合天天综合狠狠|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AV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在|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小说|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国产亚洲综合网曝门系列| 大香网伊人久久综合观看|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网在线观看| 国内偷自视频区视频综合|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四虎久久无码一级| 亚洲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亚洲偷自拍拍综合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狠狠狠97色88| 亚洲综合小说久久另类区| 狠狠色成人综合网图片区|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 在线成人综合色一区|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