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總工會公布2024年度山東省職工創新創效競賽省級決賽獲獎名單,威海市四項成果名列其中,涵蓋海洋食品、電力、碳纖維等多個領域。
據了解,在本次決賽中,威海市職工榮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其中,一等獎為海參巖藻多糖的提取及功能食品開發,二等獎為分布式光伏測控系統及柔性控制成套裝置,三等獎為碳纖維復合材料智能化生產平臺、海底電纜鋪設用吊放裝置的研發與應用。
據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威海市廣泛開展涵蓋勞動競賽、職業技能、全員創新、創新創效及安全生產等五個維度的十個賽道,實現了從班組到企業,再到行業與重點工程乃至產業鏈的全面貫通。
為進一步強化職工的創新能力,威海市推出實踐教學與理論學習相結合的方法。不久前,“威海工匠”培訓班邀請20名學員前往山東外事職業大學的元宇宙研究院、人工智能新工科實踐中心等地進行實地考察和集中研討。在威海廣泰空港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姚新杰創新工作室,姚新杰將培訓課堂搬進生產車間,帶領團隊開展技術攻關,為公司創造了超過3000萬元的經濟效益。
目前,全市已建成62家市級和省級全員創新企業以及1551家市級創新工作室,承擔著“學習培訓、技能傳承、創新攻關”的重要職能,定期舉辦業務學習和技術培訓活動,結成超過2.4萬對師徒關系。整合31家工匠學院資源,構建威海工匠學院聯盟,聘請大國工匠擔任特聘導師,根據企業需求定制專題培訓班,提供高水平技能培訓。
通過多形態競賽、實踐教學、建立創新平臺等多種手段,威海市有效促進了職工創新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