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與中老年群體上網相關的話題引發廣泛關注。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從出行打車到網絡購物,從網上掛號再到外賣訂餐,人們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網絡。但互聯網對許多老年人來說卻是難以逾越的數字鴻溝,許多老年人面臨著“觸網”難題,導致他們無法享受數字技術發展帶來的便捷服務,逐漸與社會脫節。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快,我們應該重視老年人“觸網”難題,做好數字適老化工作,讓老年人能夠跟上數字時代的發展步伐,更好地適應科技社會、跨越數字鴻溝,不斷提升幸福感和獲得感。
一是要更新數字技術,讓老年人能夠輕松“觸網”。要積極推行互聯網應用和智能設備的適老化改造工作,結合老年群體的使用習慣和身體特點,研發、定制文字清楚、操作簡便、通俗易學的數字化產品,同時加強對老年群體的教育引導,通過老年大學、社區服務、敬老院等場所,開展智能設備和互聯網知識的培訓課程,提升老年人使用互聯網的水平。
二是要加強數字監管,讓老年人能夠安心“觸網”。要聚焦網絡謠言、虛假信息、涉老詐騙等各類互聯網不良現象開展整治和治理,聯合公安、網信等部門開展“清朗”凈網行動,暢通熱線電話、互聯網舉報通道,加強監督執法,堅決查處網絡詐騙、發布虛假信息、病毒性式營銷推廣等行為,為老年群體營造一個積極健康、良性發展的數字網絡環境。
三是要完善數字服務,讓老年人能夠樂于“觸網”。一方面要加大宣傳引導,利用電視、廣播、網絡等媒介鼓勵家庭成員關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在日常生活中多關心陪伴家中老人,幫助其學會使用智能手機,上網娛樂等;另一方面要優化社會志愿服務工作,鼓勵更多社會組織關注老年群體的“觸網”難題,共同幫助老年群體更好地融入數字時代新生活。(作者:經區衛健辦 許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