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持續火爆的淄博燒烤到大明湖超然樓,從泰山人潮擁擠到青島里院老街“煥新”,從臨沂的國風古韻到海濱的浪漫新潮,從“爆款”到全域……齊魯大地處處洋溢著生機勃勃的文旅新圖景。立足新時代,我們要執“守正創新”“提質增效”“融合發展”的“三色”筆,繪就“旅游發展”新畫卷。
起筆“守正創新”,為繪就“旅游發展”新畫卷明底色。“五一”假期,山東共接待國內游客4871.2萬人次,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同期增長24.5%,比2019年同期增長29.1%。鄉村旅游蓬勃發展的縮影里,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堅持守正創新,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囑托聲聲入耳、振奮人心。這啟示著我們,堅持守正創新,不是“全盤否定、推倒重建”,而是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要依托本地傳統文化資源,在科學規劃、合理利用的基礎上,創新旅游發展理念,貼合游客需求,打造特色亮點。比如,國際孔子文化節、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青島啤酒節走向國際,使游客在享受傳統文化之余,也能感受“年輕態、新玩法”,讓傳統文化與創新理念“相撞滿懷”,蹚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
運筆“提質增效”,為繪就“旅游發展”新畫卷添亮色。在文旅市場上,曇花一現的“網紅”項目不在少數,持續“破圈”的項目卻屈指可數。要讓“網紅”變“長紅”,“流量”變“留量”,進而催生經濟發展的“增量”,提質增效是破題之法。淄博聚焦補短板、優服務、提效能,不斷探索高效發展的“組合拳”,實現游客從“趕烤”到“復烤”;威海市打造“千里山海自駕旅游公路”,串聯景觀,優化配套,獲選“中國十大‘美好宜居’城市”……都交上一份“提質增效促發展”的滿分答卷。旅游涉及“食、住、行、購、游、娛”等多方面,想憑借流量的“東風”,踏上發展的“青云”,需堅持“以人為本”,以“提升品質”為先、以“繡花功夫”為要、以“優化服務”為本,在配套設施建設、志愿服務完善、游客權益保障等方面“多點發力”,實現高效發展。
收筆“融合發展”,為繪就“旅游發展”新畫卷增成色。齊風魯韻、岱青海藍,山東不僅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更有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二者相輔相成。要結合地域文化特色,提供更有品質意義、獨具特色的旅游線路及更多的文旅IP消費產品,促進“文旅+康養”“文旅+研學”“文旅+教育”“文旅+體育”等融合新業態。例如今年的文旅大會上,“文潤海岱 游讀齊魯”山東省十大文物主題游徑發布,不僅在“四廊一線”文化體驗廊道基礎上開啟了新一輪文旅融合創新,而且能讓四海賓客藉此了解“何以齊魯”。在深挖文化資源促進旅游發展的同時,引導游客積極探索、溯源齊魯文化,真正實現“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舉目已覺千山綠,以趁東風揚帆起。我們要緊跟時代大潮,順應發展大勢,守正創新、提質增效、有“融”乃強,執好“三色”筆,不斷擦亮“好客山東”金字招牌。
(作者:乳山市馮家鎮人民政府 張曉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