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挑為民“千斤擔”,厚植利民之事、絲發必興的服務情懷。“要從人民的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謀劃和推進改革,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新時代以來,從人均預期壽命增長到78.2歲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3.92萬元,再到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無不體現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人民是根、群眾是本,根深才能葉茂,本固方能枝榮。身為青年干部的我們接過歷史的接力棒,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真心實意將人民“置頂”,大力弘揚“四下基層”優良作風,勤于下基層、到田野、入農戶,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堅持“群眾小事,我之大事”,厚植人民情懷,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錘煉實干“硬功夫”,苦練攻堅克難、求真務實的擔當本領。要以釘釘子精神抓改革落實,既要積極主動,更要扎實穩健,明確優先序,把握時度效,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能脫離實際。這讓我不禁想到2023年感動中國人物:余鴻儒矢志不渝,突破高超聲速風洞試驗難題;張連剛只爭朝夕,自動化碼頭技術從無到有;孟二梅勤政務實,與村民旅客共渡難關……這無不是實干精神的真實寫照。廣大青年干部要始終砥礪前行的務實步伐,要永葆“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強化“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知難而進、迎難而上,以實干帶動擔當、以擔當促進作為,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打好創新“組合拳”,涵養銳意創新、求真務實的蓬勃朝氣。“推進經濟體制改革要在解決實踐問題中深化理論創新、推進制度創新。其他領域改革也要實現綱舉目張。”“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立足新起點,邁向新征程,要增強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勇于解題、精于破題、善于答題,打好創新“組合拳”,才能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新期盼、新要求。青年干部要發揚“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創新精神,不斷改進工作方式方法,以思想新飛躍打開工作新局面。以開放的心態接納新知識,以前瞻的眼光預見新趨勢,以科學的方法解決新問題,滿足人民群眾的新期盼、新要求,真真正正干成事。
海岱日新征程闊,拼搏實干永向前。青年干部生逢盛世當不負盛世,生逢其時當奮斗其時。要堅守初心、鉚足干勁、銳意進取,為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貢獻青春力量。
(作者:乳山市馮家鎮政府 張曉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