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互聯網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種網絡平臺儼然成為各類公共信息和意見的聚集地、輿論場,不乏出現不和諧聲音及問題,導致網絡文明秩序被擾亂,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因此,倡導全民共建網絡文明,用文明筑牢“防火墻”,構建清朗、和諧、健康的網絡空間已成為刻不容緩的任務。
“自媒體”是因網而生的新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也滋生了一些新問題。造謠傳謠、假冒仿冒、違規營利……一段時間以來,“自媒體”亂象不斷、花樣頻出,在很大程度上干擾了人們正常生活、擾亂了網絡秩序。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了第5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近11億人(10.9967億人),較2023年12月增長742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8.0%。社會民情和風尚的變動與塑造,與網絡文明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好的互聯網點評應該在新時代中不斷生根發芽,走進人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網絡評論要在眾聲喧嘩中為網民樹起思想的“坐標系”,予以更多撥云見日、醍醐灌頂的力量,這也是網絡評論努力的方向。
整治“自媒體”亂象,要充分利用法律武器,打好“組合拳”。對明知為謠言仍肆意傳播,以及參與惡意炒作的“自媒體”,該禁言的禁言、該清粉的清粉、該處置的處置。各級網信部門要扎實履行屬地管理責任,積極統籌協調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重拳整治違法違規“自媒體”,堵住“問題流量”,持續凈化網絡生態。自媒體人也要珍惜自己的平臺,輸出更加優質的內容。整治自媒體亂象,必須保持嚴管態勢,形成長效機制,匯聚向上向善力量,共建清朗網絡家園,走出一條齊抓共管、良性互動的發展之路。
廣大網友應該自覺抗拒負能量信息,堅守道德底線,不信謠、不傳謠,遵守網絡公德,積極參與監督舉報,齊抓共治、共建共享,一起建設人人受益的健康網絡環境。
踐行網絡文明,人人有責。讓我們一起爭當倡導文明新風、凈化網絡環境的踐行者,共同攜手為建設美好網絡文明社會而努力。(作者:經區人民檢察院 李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