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怡霏)面對老齡化加速到來的社會形勢,國家有關部門已多次出臺推動老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與條例,鼓勵社區、居家、機構三種服務融合銜接,以便推動老齡工作落地見效。威海市也在積極構建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體系,以保障老年群體的幸福與權益。為深入社區基層了解養老服務體系的構建實效,尋找更有效的老年需求對接渠道,解決獨居老年群體的生活保障問題,2月8日,曲阜師范大學“青穗助老”實踐調研團成員前往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戚谷疃社區,了解養老服務的開展實效,為服務水平提升貢獻新思路。
實踐調研團成員與社區主任、養老專項服務工作人員分別展開訪談。通過提出預設問題,調研團成員了解到,社區中獨居老人數量在所有老年居住者中占比較大,且絕大多數為退休職工。經社區分管主任分析,選擇獨居作為養老方式的老人大多數考慮到了自身的經濟條件、身體條件及子女的居住位置,有較充足的養老金作為生活保障,且基礎疾病較少的老年人偏向于獨居生活,而經濟條件較為困難或自我活動能力差的老人則多數與家屬同居或由護理院照顧。在談到老人的生活條件時,社區主任對老人中的特殊群體做了額外說明,對于特困戶、低保人群等特殊群體,社區設立有專門的扶持資金,會定期有社區工作人員上門查看老人的身體情況,記錄詳細信息,最終反饋到社區信息系統,以便及時發放幫扶資金,提供生活幫助。而除去資金支持外,社區也會定期安排工作人員上門清理居住環境,詢問生活需求,給予有效反饋。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新興技術得以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調研團成員在走訪戚谷疃社區服務中心時發現,社區面向老年群體有特殊的信息登記系統,為老年居住者的信息錄入與更新提供便利。除此之外,社區也在嘗試通過多樣的渠道豐富老年群體的文娛生活。“每個周老年人活動中心都會開展文娛活動,一般一三五是書法或刺繡等手工活動,二四六就是圖書閱讀和分享活動了。”社區養老服務人員介紹到。社區老年人活動中心為老年群體提供了多種娛樂方式的選擇,不同的娛樂方式分別對應不同的活動室,而最常用的是書法練習室、圖書閱覽室與舞蹈排練室,這些活動空間都會在對應的時間向老年群體開放。除了活動內容外,活動的宣傳形式也有了許多創新,與往日的面對面通知不同,社區利用網絡社群和社交平臺向老人或老人家屬發布活動信息,老人可直接通過手機端遠程報名活動,獲取活動地點與活動流程,這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和參與活動的便捷性。
據社區服務人員介紹,目前有一部分養老項目正在試運行中,其中社區食堂是收效良好的項目之一。服務人員表示,社區食堂成立之初,就將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納入了項目的運行和改善中,其中包括對食堂飯菜口味的改進、上門配送服務的提供等。考慮到老年人的經濟條件,食堂為老年群體提供了老年會員卡,持卡購買飯菜可享受七折優惠。而在實地考察社區食堂環境中,調研團成員發現,飯菜供應點、飯堂和飯菜售賣處都有良好的衛生保障,社區工作人員會定期清掃并消毒,給予老年人干凈衛生的用餐環境。而在用餐廳內,桌椅均設置了合理間距,室內通風良好,通電設施擺放位置安全,從源頭杜絕了安全隱患的出現。
通過實際走訪戚谷疃社區,實踐調研團成員對社區內養老服務的涉及范圍、服務對象、志愿者培訓流程、項目建設進度有了更詳細的認識,在與工作人員的交談和分析調查結果中發現了社區獨特的服務優勢,進而對養老服務的推行狀況有了多方面的定義參考。之后,成員們將在有效調查數據的基礎上為解決措施的構想提供更多思路,幫助社區獨居老人解決生活問題,切實提升養老生活的安全感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