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細心的市民發現,威海環翠街頭的果皮箱“舊貌換新顏”,一批嶄新的果皮箱立在道路兩旁,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新的果皮箱一改往日灰白色彩,以黑色為主色調,采用半封閉結構,力求與道路和周邊環境更為協調。在功能上,除了具備“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兩個標識圖案的垃圾桶,還增加了有害垃圾專用回收孔和煙蒂收集盒,更加方便市民在丟棄果皮、紙屑等零散廢棄物時進行分類投放。
果皮箱作為重要的“城市家具”,長期擺放在路邊經歷風吹雨打、日曬雨淋,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老化破損。為進一步提升城市環境形象,滿足市民群眾日常投放垃圾的需求,區環境衛生服務中心對轄區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的果皮箱進行“拉網式”排查,按照新的設置標準統一更換。
此次新更換的果皮箱布設的位置和密度按照設置標準和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擺放的位置根據不同路段的具體情況,采取以行道樹或是燈桿取齊,形成箱樹一線、箱桿一線的方案,既方便又美觀。
“現在的果皮箱很漂亮,整條街道的顏值都提升了。而且有了醒目的標識,也能方便大家進行垃圾分類投放。城市的基礎設施設備換新,市容面貌改善,環境更干凈整潔,生活在這座城市的幸福感也提升了。”市民常先生高興地說。
“我們將嚴格落實垃圾桶和果皮箱長效管護機制,引導市民增強文明意識,提高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共同維護整潔美麗的城市環境。”區環境衛生中心保潔大隊大隊長武沛峰表示。
果皮箱與垃圾桶到底有何不同?許多市民會有這樣的疑問。
設置在市區主次干道、公共活動場所的果皮箱主要是方便出行的市民丟棄隨身果皮、飲料瓶、包裝袋、煙頭等零散廢棄物,容量比垃圾桶小很多。而垃圾桶是指設置在支路以及社區固定垃圾投放點,主要用來收集人們日常家庭生活和單位工作中產生的成袋生活垃圾。
果皮箱與垃圾桶的用途是不同的,生活中一些市民、商戶往往混淆了兩者的區別,為了圖一時方便,常常把果皮箱當成垃圾桶,造成垃圾滿溢,影響市容市貌。果皮箱清運無法像垃圾桶那樣機械化作業,只能靠人工逐一清掏、收集,工作強度大。特別是在居民、商業網點集中的路段,錯誤投放帶來的清理難度更大。
在此,呼吁廣大市民朋友
莫把果皮箱當成垃圾箱
別讓果皮箱成為文明“死角”
給果皮箱和環衛工人“減負”
讓市容環境更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