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是國家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也是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在如火如荼的社區網格治理中,有著這樣一群人,他們感知時代脈搏,在基層揮灑青春熱血,躬行實踐;他們在工作中收獲成長,用堅實的臂膀書寫擔當;他們以青春之名,聚焦基層社會治理,維護社區網格的和諧穩定,他們的熱情讓網格變得活力四射。
古寨社區第一網格網格員 王曉雯
“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這是王曉雯常說的一句話。作為一名95后,自擔任古寨社區第一網格網格員以來,雖然時間不長,但她盡職盡責,用熱情和細致的服務,贏得了網格內居民的一致認可和支持。她管轄的小區是一片建成近30年的開放式老舊小區,公共部位老化,停車位不足,環境衛生治理難,鄰里矛盾時有發生。針對這些問題,王曉雯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服務理念,著力“第一時間”解決群眾訴求。無論天氣如何,她始終堅持一日雙巡,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每一件“小事”她都要過問:孤寡老人家里的暖氣熱不熱,草廈子里的租戶有沒有違規用電,頂樓居民的家里還漏不漏水了等等,小區的每一個角落都有王曉雯關切的身影,居民都親切地稱她為“愛管閑事”的網格員。
古寨社區第二網格網格員 王荔
把心放在網格中,把群眾放在心上,是對網格員王荔的真實寫照。在王荔所管轄的網格內,老年人較多,溝通起來比較困難。對此,她堅持從一點一滴的細節做起,在日常走訪過程中,努力做到“禮、細、誠、信”這四個字。即入戶見面“禮”字當先,日常關愛“細”致周全,解決問題“誠”心“誠”意,事事回音取“信”于民。在2022年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下水管道改造一直是居民最關切的問題,由于樓房建成年代久遠,公共管道存在不同程度老化,趁著老舊小區整體改造破路面更換新管道的契機,很多居民想把樓內的舊管道一并更換。得知這一情況后,王荔挨家挨戶走訪,聽取意見,解釋政策,跟施工方溝通,同時盡力化解各種矛盾,把好事實事辦在了居民的心坎上。
古寨社區第三網格員 沙小薇
“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網格不算大,每天需要網格員操心的事卻不少。在古寨社區第三網格,網格員沙小薇的足跡遍布了小區的各個角落。一部手機、一支筆、一個本子、一件紅馬甲是她每天巡查走訪必不可少的標配。為保證網格內特殊和重點人群信息檔案詳實準確,不漏戶、不漏人,她經常放棄休息時間入戶采集信息,問需于民,并建立了詳細的問題需求臺賬,真正了解和掌握了網格的基本情況、民情動態和居民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等,為給居民提供精準化服務和提升群眾滿意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網格員,一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崗位,卻關系著轄區居民的幸福生活。網格員的日常,瑣碎且忙碌,他們的服務,如春風化雨,滋潤著社區居民的心,讓社區的氛圍變得溫馨和融洽,也讓居民的幸福感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