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則消息瘋傳
“上海頒發了首批無人駕駛車牌”?
近日,有消息稱,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交警支隊頒發了首批無人駕駛裝備識別標牌,新車牌設計為淡藍色與白色結合,牌照開頭為地區簡稱,后面是字母與數字組合,上方清晰標注“無人裝備”。
不少網友將無人駕駛裝備識別標牌與無人駕駛汽車關聯起來,也有自媒體稱這是“無人駕駛車專屬車牌”。
11月15日,記者從浦東新區相關部門及相關企業方面了解到,上述理解為誤讀,無人駕駛裝備并不是網友以為的載人汽車,而是指無人配送的低速輪式裝備。它和無人駕駛汽車最大區別在于無駕駛座(艙),主要在非機動車道執行預定任務,主要承擔配送、環衛、巡邏等功能。
無人駕駛裝備不等于無人駕駛汽車
事實上,給無人駕駛裝備頒發識別標牌,也并非這幾天的“新鮮事”。
據“浦東發布”消息,今年7月召開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交警支隊和上海市浦東新區科技和經濟委員會共同頒發了全市首批無人駕駛裝備識別標牌,5家企業獲證。這是無人駕駛裝備在浦東新區乃至全國范圍內應用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標志著無人駕駛裝備正逐步走向規范化、規模化應用的新階段。
然而最近,這一“識別標牌”又在網上發酵,被解讀為“無人駕駛車牌”。有的短視頻還將識別標牌圖片與無人駕駛汽車關聯在一起,平臺也有了話題詞#上海頒發首批無人駕駛車牌。
11月15日,記者采訪某無人駕駛車企獲悉,無人駕駛裝備識別標牌和無人駕駛車牌完全不同,無人駕駛裝備識別標牌不能用于無人駕駛出租車。目前,上海的智能網聯汽車均需依法依規獲得測試號牌,并且會根據相關管理規定定期更換。
如何正確認識無人駕駛裝備?
浦東新區科技和經濟委員會(簡稱“科經委”)向記者介紹,2023年6月29日浦東新區人大表決通過《浦東新區促進無人駕駛裝備創新應用若干規定》,規定明確無人駕駛裝備是指符合相關技術標準或者規范,通過智能網聯系統完成自動駕駛,執行預定任務的低速輪式裝備,在特定道路和區域內的非機動車道通行。
另據上海市車聯網協會發布的《T/SHV2X2團體標準》中配送類低速無人駕駛裝備技術要求及場地測試方法,無人駕駛裝備指在特定道路和區域內以規定速度行駛,不符合機動車輛定義,無駕駛座(艙),通過智能及網聯系統完成自動駕駛,執行預定任務的輪式裝備。
記者了解到,目前,浦東新區已有5家企業共17輛無人裝備申領到無人裝備識別標牌,白犀牛是首批企業之一。11月15日,該企業相關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獲得識別標牌后,他們的無人物流車才能合法上路,其無人駕駛裝備主要是用于網點到驛站的接駁。目前,企業積極拓展無人配送業務,并與快遞企業達成合作,為后者提供物流配送服務。
為何要發放無人駕駛裝備識別標牌?
無人駕駛裝備,以前有什么“牌照”嗎?這次發放識別標牌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浦東新區經科委表示,無人駕駛裝備以前并沒有統一的牌照標識,這次發放識別標牌的意義主要有三個方面:
首先,明確無人駕駛裝備在發生事故時的責任歸屬。雖然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全國無人駕駛法律法規,浦東新區通過實施若干規定細則,依法依據為無人裝備企業發放識別標牌,在一定程度上明確無人駕駛裝備在發生事故時的責任歸屬。
其次,加大區域內無人駕駛裝備的監管力度。有了專門的無人裝備標識,管理部門可以更容易地追蹤和管理無人駕駛裝備,確保道路安全。為交通管理部門提供了更加便捷、有效的監管方式。
最后,促進無人駕駛技術應用,融入公眾日常生活。專門的識別標牌有助于推動無人駕駛技術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和發展。特殊的顏色和標識,有助于傳統駕駛員在道路上快速識別并作出相應反應。同時,提高公眾對無人駕駛技術的認識和接受度,有助于無人駕駛裝備更好地融入公眾日常生活。
無人駕駛汽車應用進展如何?
不少人也關心,可載客的無人駕駛汽車應用進展如何,會有專屬車牌嗎?
浦東新區科經委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即“無人駕駛汽車”)測試號牌去年3月已頒發,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上路運營。無人駕駛車輛會依次經歷道路測試、示范應用和示范運營階段等階段,每個測試階段都會有相應的臨時行駛車號牌和車輛識別標牌,目前浦東新區無人駕駛車輛處于示范應用階段,預計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將進階到示范運營階段。
對于無人駕駛車輛,浦東新區也制定了相關規定和實施細則。與無人裝備不同的是,無人駕駛車輛涉及載客,因此,在申請相關臨時行駛車號牌和車輛識別標牌上,政府部門把關更為嚴謹。
據介紹,2022年11月,上海市人大表決通過國內首個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地方性法規—《上海市浦東新區促進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規定》,2023年3月,浦東新區人民政府印發《上海市浦東新區促進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規定實施細則》,為智能網聯汽車無人駕駛夯實了法律保障。
浦東新區科經委表示,推進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立法規范先行,實行總量控制,有機平衡政府與市場互動關系,搭建無人駕駛產業有序發展框架。同時也要探索建立無人駕駛企業與傳統司機群體的就業保障閉環,涉及無人駕駛的相關安全、操作崗位,適度向傳統司機群體傾斜。(來源: “東方網”微信公眾號、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