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上懸掛俄羅斯油畫與中國水墨畫,窗臺擺放小菊花盆栽,客廳中央一張長桌不僅能寫寫畫畫,還可以在上面烘焙俄式點心、制作中國手工藝品……在高區打造一間藝術交流工作室,是俄羅斯人米拉一直以來的愿望。
15年前,米拉從俄羅斯索契市來到中國,定居威海高區。如今她已成為一名“中國通”,不僅習慣了這里的生活方式,還迷上了中國藝術,熱衷中俄藝術文化交流,也因此成為“威海市榮譽市民”。
2024年2月,米拉身穿白色羽絨服在高區參與新春民俗活動。受訪者供圖
作為山東大學(威海)、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的受邀客座老師,米拉在給中外學生教授相關課程的同時,推動索契與威海兩座友好城市間的互動合作,促成索契市立第八中學與威海世昌中學定期舉行線上公開課,為兩國師生提供深入了解彼此文化的機會。
“威海的環海路風景很美,道路兩旁栽著茂密的柏樹,有時會讓我以為走在索契的海邊。”米拉稱,黑海沿岸的索契與黃海之濱的威海有很多相似之處。
背上速寫夾,米拉沿著高區的海邊一路走一路看,并把火炬八街、小石島等著名景點畫下來,回家后對草圖進行設計,添加上“WEIHAI”等文字,為制作點心準備模具圖案。
“帶有威海元素的俄羅斯甜品受到大家的歡迎,我已經試著做了很多。”米拉稱,她準備在裝修后的工作室里增添一些烘焙設備,讓更多人品嘗到俄式甜點。
2024年2月,米拉(中)向中國手工藝人學習彩繪葫蘆。受訪者供圖
此前,米拉在威海經營一間展示俄羅斯油畫藝術的畫廊,結識了許多中國藝術家。交往過程中,米拉漸漸受到中國工筆畫技法和掐絲琺瑯技藝的啟發,開始嘗試新的藝術創作。
牡丹是米拉的最愛,時常成為她創作的主題。米拉以羊亭河濕地公園的牡丹為參照,融合俄羅斯浮雕花卉的作畫形式與中國工筆牡丹的細膩手法,創作了牡丹系列浮雕畫,受到朋友們的喜愛。
米拉告訴記者,中國畫蘊含豐富的東方智慧,俄羅斯油畫展現了強烈的民族特色,兩種藝術形式在表現對象、技法和審美等方面存在不同,但正是這種差異讓俄中民眾能夠以畫為媒,相互借鑒、互相補充。
“好客、微笑和友好的相遇,是生活中的特殊時刻”“威海,是一個充滿喜悅和歡樂的地方”……除了畫畫,米拉還在用俄語撰寫一本有關威海的書,記錄她15年來在威海的生活感悟。
“在我的家鄉有這樣一句話:讓人靈魂愉悅和舒適的地方就是家鄉,類似于中國人說的‘此心安處是吾鄉’。”米拉稱,她早已將威海當成了第二個家鄉。
2024年5月,米拉在展示她的牡丹浮雕畫作品。曲正揚 攝
近兩年,隨著威海旅游知名度不斷提升,海濱景區經常出現前來度假的俄羅斯人。在與游客的交流中,米拉發現俄羅斯游客不僅喜歡蔚藍大海、金色沙灘,更想深入了解中國的文化和風土人情。
“不久后,希望讓走進工作室的俄羅斯和中國朋友,通過畫更好地認識彼此、了解彼此、讀懂彼此。”米拉對她即將開放的“小屋”充滿期待,她還計劃設置一個手工藝品體驗區,讓訪客親手制作俄羅斯套娃、中國琺瑯彩瓷等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