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四月,春意濃濃。臨港區的設施農業大棚里已是熱火朝天。為推動設施農業提檔升級,近年來,臨港區按照“做大規模、做優品質、做強市場”的思路,拓寬產業鏈條,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以設施建設、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綠色栽培、示范園區建設為重點,不斷推進設施農業精品采摘園建設,有效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
眼下,走進上善堂基質藍莓基地的智慧大棚,十余畝藍莓次第成熟,已進入采摘期,顆顆藍莓植株上的果實沉甸甸地掛滿枝頭,青、藍交輝,新鮮誘人。
“以前種水果特別辛苦,天氣影響也大,現在應用了智慧大棚很省心,管理起來也很容易!”正在大棚里采摘藍莓的上善堂基質藍莓基地生產經理高勇說。
智慧大棚鏈接5G物聯網,配備了智能化的滴灌、噴灌系統和溫度、濕度控制系統,在手機上遠程遙控,即可精準調控大棚,確保每一顆藍莓都能得到充足的水分和養分,呵護藍莓生長全過程。
不僅僅是上善堂的藍莓,鴻樹林采摘園的大櫻桃也配套建設了水肥一體化滴灌、溫濕度自動化調控系統等,讓大櫻桃增收插上了“科技翅膀”,加之施有機肥、蜜蜂授粉等,提升了大櫻桃品質;花滿園智慧果園采用世界上先進的蘋果矮砧寬行密植栽培技術模式,其智能防雹網系統、陶瓷納米探頭、美國戴維斯自動氣象站等高新技術設施一應俱全,無論是噴藥、施肥、花果管理,都實現了機械化、設施化、標準化,省時又省力。
老基地規模不斷擴張,新基地發展不斷涌現,全區共發展50畝以上連片設施基地10個,集中連片的規模示范效應,有力地推動了我區設施水果發展;建成一個汪疃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推行標準化生產和嚴格的產品質量控制,大幅提升了園區產品檔次、品牌層次和綜合效益;臨港區還引導不同區域,逐步形成獨具特色的農業產業,避免同質化發展,并合理開發設施農業種植模式,帶動瓜果蔬菜種植效益有效提高。
現如今,臨港區的設施農業正朝著“規模化水平不斷提升、示范園區建設成效顯著、區域化布局逐步形成”方向加速奮進。“我們將在果苗良種培育、農業人才培訓及技術指導、休閑農旅等方面精準發力,通過現代化農業科技的運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示范帶動臨港區農業產業提檔升級,讓現代化設施農業更好地惠及廣大農民。”區社會工作部農業農村科副科長杜軍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