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是城市公共服務和基層治理的基本單元,社區文化是社區建設的靈魂,也是城市文化的基石。今年以來,威海臨港區蔄山鎮深入推進文化社區建設,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聚力打造了“文明商圈 多彩惠民”“童心悅暮年”等文明實踐項目,持續探索“美德+信用”志愿服務新模式,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文化活動,以文化發展推動基層善治,不斷提升轄區居民獲得感、幸福感。
關注“一老一小”,托起“朝夕”幸福
近日,威海臨港區蔄山鎮福鼎社區聯合心樂坊心理咨詢中心開展了一場別具一格的“心語架心橋 攜手伴成長”親子教育心理健康指導活動,共有來自社區的20組親子家庭參與。
活動中,來自心樂坊心理咨詢中心的老師們讓孩子們發揮想象力在紙上作畫,以此來了解孩子們內心深處的情感需求,還為參加活動的孩子們進行腦波測評,來觀察孩子們的邏輯、空間等六大智能。
同時,老師們圍繞“用平等、尊重、溫暖的態度與孩子說話”“多關心、支持、鼓勵、用欣賞的語言和孩子溝通”“有意識調整控制自己的態度”等方面做了精彩講解。通過專業的測評,家長們了解到孩子的天賦以及行為背后的內心情感需求,構建融洽的親子關系,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經常過來幫我收拾衛生,逢年過節還給我送好吃的。”“在家門口就能免費查體,還有好多戲劇演出,這生活是越來越舒坦了。”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福鼎社區定期組織開展愛心義剪、文藝匯演、藝術體驗、家庭清潔等老年人群體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健康知識講座,不斷豐富老年人群體的社區生活。
“元宵民俗體驗”“親子閱讀暨家長沙龍”、定期開展健康知識講座……今年以來,福鼎社區深入開展“童心悅暮年”文明實踐項目,聚焦“一老一小”服務需求,通過項目化、規范化推進各類“為老”“為小”志愿服務活動,關注不同類別個體需求,為轄區兒童、老人提供精細化的特色服務。截至目前,共開展“為小”服務48次,各類文體活動54次,推動實現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幼有所悟、幼有所長。
建設“文明商圈”,追尋文化認同
近日,福鼎社區信泰威陽小區傳出了歡聲笑語,社區聯合轄區內誠信商戶沙宣理發店開展公益義剪活動,用實際行動讓更多老人感受到來自社區的溫暖和關懷。
老人們早早排起了長隊,志愿者們耐心地詢問大家的理發需求,伴隨著剪刀的“咔咔”聲響,一位位老人煥發出了嶄新的精神面貌。“社區一直記掛著我們,在家門口就能理發,真是太暖心了。”社區居民王建國說。
這是福鼎社區商戶志愿服務的縮影,近年來,社區商戶自發組建了“大千有愛”志愿服務隊、“蔄意義剪”志愿服務隊、“樂福商圈”商戶志愿服務隊等3支志愿服務隊,實行“定制化”服務,自項目成立以來,商圈累計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30余場次,服務居民6000余人次,把“文明商圈”信用體系建設作為連接社區、商戶、居民的重要紐帶,形成良性互動。
近年來,福鼎社區立足社區商戶及居民需求,綜合考慮樂福商圈功能布局、人群特征、服務半徑等因素,推動實施“文明商圈 多彩惠民”文明實踐項目,將文明實踐作為激發“組織聯合、人才聚合、資源整合”的內生動力,以多彩惠民活動凝聚多元服務共識,不斷提升轄區居民獲得感、幸福感。
項目緊緊依托“秦權”誠信文化內核,深耕“美德+信用”志愿服務模式,通過公開信用商戶評審準則、設置信用商戶積分榜、開設誠信示范商戶評比活動等多種形式,對積極參與商圈建設的商戶進行表彰激勵。
作為“紐帶”,福鼎社區整合鏈接商圈商戶等多方資源,始終堅持“文明培育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通過多彩文化惠民實踐活動,讓來自五湖四海的居民、商戶融入本地文化,在互動交流中增進了解、凝聚共識,逐漸提升認同感和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