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距離天億商貿市場正式投入使用已近一年的時間,這期間,千米范圍內輻射小區10余個、1萬余人,每日客流量達千余人次,成為草廟子鎮域內生鮮購買的首選地,居民對其送上滿滿“點贊”“好評”“夸獎”。
商貿市場是連接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梁,更是展示區域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推進商貿市場提檔升級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近年來,臨港區草廟子鎮聚焦商貿市場“小市場,大民生”問題,先后投資2500余萬元,打造“臨港核心商圈”——天億商貿市場,滿足轄區居民安全消費、便利消費、放心消費的需求。
煥新升級,營造群眾“滿意型”市場
“現在來市場買菜就像逛超市一樣,干凈方便,市場還有電子智能屏,商戶實時更新果蔬產地等信息,讓我們的購物一目了然。”近日,在天億商貿市場買菜的隋麗感慨道,偌大的市場,貨品擺放整齊,環境干凈舒適,蔬菜、水果、水產、禽肉等分區一目了然。
每到晚上6點,夜幕降臨,天億商貿市場人頭攢動。攤主們又開始上貨,白菜摞成小山,茄子油亮飽滿,辣椒擠擠挨挨,新鮮味道撲面而來。
改造后的商貿市場在內外環境、硬件設施和經營管理上呈現新面貌,不僅更清潔、更美觀、更安全,而且更注重提升智慧化服務和精細化管理水平,大大提升了市民購物消費體驗。
“以前的市場,一到雨雪天,地面潮濕且坑坑洼洼,來買菜時要把褲腳卷得高高的,生怕褲子被弄臟。現在的市場,地面干凈,無異味,置物臺、公平秤、垃圾桶隨處可見;市場外,停車場位置充足,不用擔心因車流量大造成擁堵、剮蹭。”家住天億城小區的居民孫蘭樂呵呵地說。
孫蘭口中的“干凈衛生”得益于市場改造之初,合理規劃排水設施、水電系統、通風系統,著力優化提升農貿市場的硬件設施配備;設置了市場管理處,由專業團隊負責市場日常運營,提供24小時全方位服務,提供衛生清潔、安全管理、設施維護、食品監督等服務項目;對果蔬、肉類、海鮮等攤點分區域設置,提高市場準入門檻,開展精準化招商,確保市場運營管理“一盤棋”……全新的天億商貿市場,滿溢著煙火氣,依舊是草廟子鎮群眾心中熟悉的味道,但樣貌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規范監管,建設群眾“放心型”市場
天億商貿市場外在的樣貌煥新升級,內在的安全管理更規范有序。
近日,又到了一月一輪的全覆蓋安全生產檢查時間,臨港區商務局、消防救援大隊、草廟子鎮派出所、天億社區等單位聯合走進天億商貿市場,對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器材配置、市場內商戶的電氣線路敷設是否規范等問題進行了詳細的檢查,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當場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
“我們建立了鎮—村(社區)、企業片區—包村(企)干部、網格員—安全生產節點四級安全生產責任制,以網格化為基礎,對市場內所有生產經營單位實行兜底式管理,確保經營安全。”草廟子鎮相關負責人介紹。
草廟子鎮還投資300余萬元,對農貿市場內部、沿街商鋪全面實施“燃氣改電”工程,采用180直徑電纜連接起市場生產能源,全面消除使用燃氣產生的安全隱患。
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嚴格按照食品安全要求,完成對攤點電子備案、健康證辦理等規范化入駐流程;開展公平秤檢查、進貨單據查詢、食品安全抽檢等常態化食品安全檢查工作;及時處理消費者權益投訴,確保舌尖上的食品安全,全力維護好消費者權益。這一系列舉措進一步規范了市場經營行為。
業態集聚,創造群眾“樂享型”市場
除了干凈整潔、安全衛生的環境,天億商貿市場最具吸引力的是打破常規的業態。與傳統商貿市場不同,這里除了菜攤,還有小吃街、奶茶店、火鍋店、燒烤店、兒童游樂場等,各類設施一應俱全。
周五傍晚,叢先生夫妻結束一天的忙碌,帶著孩子走進天億商貿市場旁的火鍋店,準備飽餐一頓犒勞一周的辛勞。等餐間隙,叢先生走進市場,三五分鐘買好家人愛吃的水果,為晚餐加餐。
叢先生是天億商貿市場的常客,除了買菜、買日常用品,他還時常在周末帶著孩子到二樓的兒童游樂場玩耍。“在這里,體驗到了一站式購物、娛樂的便利,不僅有煙火氣,而且還全齡友好。”叢先生說。
不僅僅是叢先生,越來越多的周邊居民選擇來到天億商貿市場購物。伴隨天億商貿市場人氣火熱、人群聚集,業態虹吸反應逐漸顯現。
“業態集聚主要體現在沿街商鋪招商工作中,沿街商鋪共計70余套,現已出租60余套,成功招引老北京紫銅火鍋、蜜雪冰城、滬上阿姨等國內知名連鎖品牌。”天億商貿市場相關負責人介紹。
現如今,草廟子鎮以天億商貿市場為基礎,逐步形成集“吃住玩樂”為一體的精品商業生活街,打造出獨具特色的居民“一站式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