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鎮級文化館,為轄區群眾提供開展文化藝術交流、學習的活動場所;培育高歌藝術團等基層文化團體,讓群眾文化生活更有“滋味”……近年來,威海臨港區草廟子鎮持續夯實轄區公共文體服務體系,群眾文體活動蓬勃開展,精品文藝作品不斷涌現,為群眾帶來沉甸甸的文化獲得感和滿足感。
公益文化課堂設在“家門口”
12月12日,走進草廟子鎮文化館,伴隨著悠揚的旋律,參加交誼舞課程的學員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踏著輕盈的舞步步入“舞池”,轉身、擺手,動作整齊劃一而富有美感。
自2022年起,草廟子鎮面向社會開設公益文化課堂,轄區群眾根據喜好自行報名即可參加,家門口的“文化大餐”在草廟子鎮觸手可及。
文化館自建館以來,硬件設施、軟件服務不斷完善。如今,文化館配備有舞蹈室、曲藝室、器樂室、合唱室、書畫室、鋼琴房,“我們面向不同年齡群體的受眾開設了全年齡段的公益課程,如適應60周歲以上群體的交誼舞課,我們已經開設了三年多時間,很受學員們歡迎。”草廟子鎮文化館負責人姬琳說。
文化館開館之初,只開設了合唱課,如今每期開設不下10門專業課,招收學員達到500余人次。“為了更精準地契合轄區群眾的文化藝術需求,我們每期課程尾聲都會進行一次學員意見征集,學員們對本年度的課程教授滿意與否進行評價,對來年課程開設提出建議。”姬琳介紹。
文化館自成立以來,不僅為轄區群眾提供了場所,還培育了一支支藝術隊伍,臨港區第一支老年合唱團——新悅合唱團就是其中之一。新悅合唱團代表臨港區參加2020年威海合唱節,獲優秀展演團隊獎項;參加全市老干部合唱比賽,獲得銀獎。
扎根基層 群眾文化生活“有滋有味”
近年來,草廟子鎮培育了一批批扎根基層的群眾文藝團隊和文藝骨干,讓轄區群眾的文化生活更有“滋味”,高歌藝術團就是其中之一。
12月10日,來到草廟子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高歌藝術團的團員們正在緊鑼密鼓地排練著為明年送戲下鄉活動準備的原創呂劇曲目。
2021年,馬理玉和柳秀娟創立高歌藝術團,只為讓更多喜愛文化的伙伴加入進來。“團里最初只有我和秀娟兩個人,隨著進社區巡演次數增加,藝術團已經發展了20余名成員。”馬理玉說。
這兩年,馬理玉帶領高歌藝術團自編自演快板、小戲小劇等,有效宣傳了習俗文明、移風易俗等;舉辦“國粹進社區”“原創文藝秀”等系列藝術活動,廣泛吸引社區“票友”加入其中,讓群眾不出家門過足“戲癮”,充分滿足社區居民對國粹藝術的需求。
“我業余愛好就是拉拉二胡,高歌藝術團開展巡演走進了我們村,我主動報名加入藝術團。在團里的這兩年,學到很多,我也看著藝術團越辦越好、越辦越大。”蔄山鎮楊家臥龍村村民劉樹清說。
結合移風易俗等宣傳主題,高歌藝術團創作《千年古鎮變了樣》《移風易俗聽我講》等快板劇,累計開展移風易俗宣講表演16場次,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營造了移風易俗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