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音符都是驚心動魄的春雷,祖國萬歲!”2月17日,金色的陽光照在明珠河上,河畔的涼亭內聚集了來自不同工作崗位的讀書愛好者,伴著陣陣春風,滿懷熱情地朗誦著詩歌。聲聲作罷,余音回響,不少居民紛紛駐足欣賞。這是南海新區觀海社區紅色讀書會主題宣講的一個場景。
此次紅色讀書會的主題是“品讀紅色經典 傳承紅色精神”,大家講紅色故事,談心得體會。來自區行政審批局的宣講員滕朋弟率先開嗓。作為一名青年宣講員,她將平時所學宣講技巧運用到此次讀書會上,一剛一柔,一重一淡,在語調中拿捏對紅色精神的敬重。其他愛好者們也緊隨其后,一聲聲“祖國萬歲”的齊讀中感染著現場的每一位聽眾。
室外活動結束后,大家意猶未盡,還來到室內開展學習交流會。會上,大家積極踴躍發言,交流朗讀經驗,氛圍濃厚。在相互切磋后,大家共同朗誦詩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在可歌可泣的文字中學習“四史”,品讀紅色經典,抒發愛國深情。“今天和大家圍坐在一起開展讀書會,一起交流故事,分享心得,感受頗深,這也為我們今后開展宣講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礎,希望我們能把宣講工作做得更好,引導大家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為南海新區發展做出貢獻。”滕朋弟說,希望把此次讀書會當做一次宣講活動基地,為今后的宣講隊伍儲備后備人才,讓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
用好文化陣地,以讀書會的形式開展理論宣講,在南海新區各社區廣泛進行,大家用群眾樂于參與、從中受益的方式,開展全方位、立體式、分眾化宣講,推動黨的理論政策熱在基層、熱在民心。除了紅色讀書會,南海新區濱海社區則把理論宣講與文化交流相結合,邀請書法愛好者進社區,教小學生學寫“龍”字、宣講習俗,讓孩子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F場,志愿者們將準備好的筆、墨、紙、硯分發給參與者,小朋友們拿著毛筆像模像樣地向老師討教,“沾墨,落筆,起筆……”書法愛好者王正強邊教邊講述“龍”字的寫法演變。“馬上就要到陰歷二月二日,中國有句老話‘二月二龍抬頭’,我們社區就舉辦了這么一場書法活動,既可以向居民們告知‘二月二’的歷史由來,又可以練習毛筆書法,一舉兩得。”濱海社區負責人黃衛平說。
用語言品味歷史細節、用文字感受歷史脈絡。南海新區活用基層資源,以文化陣地為依托,以文化惠民為抓手,舉辦讀書會、書法課等形式的主題宣講,打造群眾“家門口”的宣講載體,進一步深化“藍色新語”宣講品牌創建,讓理論宣講更加豐富、立體。為真正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南海新區分系統分專業擴充組建組建“8支宣講隊伍”和紅色宣講團,探索基層理論宣講的新載體新模式新方法,以區級“藍色新語”宣講品牌為龍頭,帶動打造了機關“先鋒新聲”、教育系統“青春暢響”、國有企業“理響國企”、社區“紅色讀書會”、文藝類“藝語潤心”等“1+N”宣講品牌矩陣,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各類宣講。去年以來,共開展宣講2000余場次,受眾6.8萬余人次,進一步讓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落地生根、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