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在植樹節到來之際,南海新區機關、企業、學校、社區等開展植樹活動,助推環境綠化,共建和諧生態美麗南海。
10日上午,400多名志愿者來到大蘆頭村開展植樹活動。現場,大家分工協作,搬運苗木、扶植樹苗、鏟土培實、提桶澆水,井然有序。一顆顆黑松苗迎著春風,孕育著勃勃生機,在山上增添了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經過志愿者們一上午的栽植,最終5000多顆黑松苗在山坡迎風挺立,為初春的南海增添了無限希望和綠色生機。“我們這次栽植的是帶營養杯的黑松幼苗,按照規劃好的科學間距點位進行栽培,嚴格要求栽植標準與流程。栽植結束后,組織人員進行后期管護,保證了植樹質量與存活率。”區農業海洋辦相關負責人說。
南海新區采取多形式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組織各村居、企業、學校利用周邊空地進行植樹活動。威海藍色經濟研究院的研究員們與來自機關、學校的志愿者一起,在南海林場舉辦海岸帶檉柳生態碳匯林植樹活動。這里是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開辟的公益植樹基地,通過“線上認養,線下種植”的方式,宣傳低碳理念,推動綠色發展。當日共栽種了9000多棵檉柳。“我們一直致力于檉柳林的生態系統碳匯與資源變資產的研究,檉柳適合在沿海鹽堿荒灘生長,對改善濱海濕地生態系統,提升沿海生態環境資源承載力有重要作用,對增加森林面積、提升生態系統碳匯,維護生態安全都有重要的科研和示范作用。”威海藍色經濟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王有軍說。來自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的Neil Arnold是一名環境工程學專業的外教,他說:“很開心能參加南海新區的植樹活動,這些植物對保護環境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改善空氣質量,對土壤保護也有很大作用。”
第一實驗小學的師生在校園內開展爭當環保宣傳員、環保科普教育、植樹等主題系列活動,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增強環保意識。五年級的同學們開展植樹活動,大家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分工合作,進行挖坑、種植、填土、澆水;三四年級同學以植樹節為題繪制了兒童畫、手抄報等,加強生態保護宣傳;一二年級的同學與家長共同完成小樹賀卡,為植樹節送去祝福。
“我們今年通過林草濕地督查與日常管護結合全面保護生態資源,全年植樹造林與退化林修復600畝,栽植苗木5萬余株,實現森林覆蓋率與森林保有量逐步提升。”據區農業海洋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南海新區將加強林業生態保護工作,堅持以林長制為抓手,在林草濕地保護、森林防火、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動物保護等多方面全面推進,加強森林防火工作,建設防火通道2.6公里,增設高點自動報警監控1處,加強火源管控與巡護監管,每月組織專項防火演練全面提升森林防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