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早開工一天,企業就可以早一天搶占市場先機,對經濟的帶動作用就可以早一天顯現。為了促進項目早開工,南海新區加大營商環境改革,由企業申請后評審變為政府提前服務,變“單體”評估為“區域”評估,通過評估成果共享,進一步提高政務服務效率,促進項目快速落地開工。
前兩天,南海新區經濟發展局拿到了來自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報告,報告顯示了過去幾個月研究院對臨港產業區9個地塊近369萬平方米的建設用地進行考古調查勘探的過程、方式及結果等。這份報告將后期所有落戶項目的開工時間提前最少一個月。

據了解,此前,每個項目落戶時,考古勘探這一環節都需要走招投標找第三方,再到省文化和旅游廳報批,到勘探出報告,再到文物部門出結果意見書,一套流程下來耗時長、花費多。
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破解項目落地慢等問題,南海新區認真研究各級文件精神,積極探索實施路徑,在全市率先對國有建設用地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的評估事項進行統一評估,提前完成項目審批過程中的前置性評估工作,形成整體性、區域性評估成果,并由臨港產業區內投資項目共享共用。“這一舉措,將審批服務從申請后審批變為申請前服務,考古評估由單個項目評變為區域整體評,評估費用由企業付費變為政府買單。”南海新區經濟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說。
通過省、市、區文旅部門的層層審批,區域性評估的做法得到了許可。經過招投標,2024年下半年,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南海新區現有可出讓的國有建設用地的9個地塊進行考古調查勘探,形成整體性、區域化評估評審結果。有了這份報告,所有落戶南海新區臨港產業區的項目都不需要再走考古調查勘探這一流程,精簡了審批手續,縮短了時間,提高了供地進度,也為投資方節約了項目成本,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