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體育 > 體育快訊 > 體育新聞 > 正文

威海:讓陽光少年“奔跑”山海間
2023-03-16 14:53:00   來源:   

——做活體教融合文章,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威海實踐”
文/姜進軍

構建五級網絡,輻射帶動幼兒園到高中全齡段學生參與體育訓練,形成“班班有活動、校校有特色、月月有比賽、人人都參與”的生動局面。這是威海做活體教融合文章,打造陽光體育,全力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交出的答卷。

“青年強,則國家強”。作為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試點,威海深度整合教育和體育資源,協同做好競技體育和學校體育兩篇文章,聯合構建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廣泛推動青少年熱愛體育、參與運動、掌握技能、健康成長,蹚出一條獨樹一幟的體教融合發展新路徑。

2022年,威海市文登區體教融合發展經驗在全國青少年體育工作會議上被作為典型推廣。

頂層設計,打通體教融合壁壘

解鎖體教融合的難點、堵點,關鍵在于體制和機制上的創新。

在加快推進體教融合的進程中,威海市通過頂層設計,堅持體校教學和學校體育一體化設計、一體化部署、一體化推進、一體化管理、一體化教學、一體化檢查,打通體教分離、平行發展的體制壁壘。

在縣級層面,以機構改革成立教體局為契機,將體校調整為教體局直屬,由一名副局長同時分管學校體育和體校,減少了體育中心管理中間環節,設置體育科室,專門負責指導、管理體校建設和青少年體育訓練等工作,建立起一體化的體育教育新機制。

具體實踐中,充分發揮體校這個競技體育發展主陣地、專業體育教育前鋒軍的作用,持續深化改革體校辦學模式。堅持體校優勢資源與中小學人才資源優勢互補,與普通中小學校聯合辦學、深入融合,推動競技體育和校園體育協同并行、互促共進。

威海市教育局、體育局等多個部門密切配合,形成了協同推進學校體育工作的良好機制,指導學校扎實開展體育教育,保障學生每天體育鍛煉時間不少于1小時,每名學生至少掌握1~2項體育技能。

各級政府都將學校體育課開課情況納入目標績效考核,各級教育、教研培訓部門都安排專人負責中小學生體育教育管理、業務指導、教師培訓等工作。改革和完善了初中體育考試評價制度,中考體育成績按不低于中考總分10%計入升學成績,并首次改革市直高中體育特長生招生辦法,各高中根據特色建立高水平運動隊,在中心城區不限定區域招生,夯實了青少年體育“金字塔”結構。

職教融通,建立拔尖選材機制

青少年是全民健身蓬勃開展的生力軍、競技體育長盛不衰的動力源。

威海市堅持把體教融合作為新時代現代體育強市建設的新引擎,在強化傳統體校的主體地位基礎上,努力發揮普通學校的基礎性作用,在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加強體育后備人才培養。

威海市體校教練員下沉到中小學校指導體育教學、現場選材,與多個學校建立聯合培養機制。威海各區市也各自進行了很多有益的實踐。

文登區通過打造五級業訓網絡,輻射帶動幼兒園到高中全齡段學生參與體育訓練、增強健康體質。在城區幼兒園和小學全部建立了乒乓球、籃球、排球等項目訓練基地。在城區五處初中推行“2+X”模式,在普及2項基礎項目的同時,對部分學習成績優秀、體育素質過硬的學生,組建起拳擊、摔跤、柔道、舉重等7支特色運動隊。

在此基礎上,全區招選了300多人,選派體校優秀教練進校全程跟蹤培養,推動高水平專業訓練進校園,實現了廣泛選才和專業育才相統一,為學生提供多元成才路徑。特色體育運動隊的建立也帶動了校園體育運動的良好發展,體校和學校賽事銜接,年均舉辦特色運動項目區級、校級、班級聯賽200多個比賽場次,有力提升了校園體育運動水平。

環翠區探索以體校為中心、輻射后備人才培養基地的方式,每年撥付訓練補助、器材費用130余萬元,發展了11個特色項目,帶動了廣大學生發揮特長、掌握特色體育運動。榮成市推行體校、中小學教師交流輪崗授課制度,雙向交流80余人次,受益學生1萬余人次。

暢通渠道,打造專才上升空間

以陽光之心,育陽光之人。威海市在拓寬選材面,發現、培養更多有潛質的“苗子”的同時,還著力暢通體育特長生的成才通道。

針對體育成績優異、文化課成績薄弱、不愿到體校的學生,在文登區文昌中學設立了初中體育實驗班,開設田徑、手球、籃球等15個體育專業,面向全區招生、單獨編班、同步授課,統籌教學和體育資源,文化課學習在初中,體育訓練在體校,實現學習、訓練兩不誤、兩促進。近兩年初中體育實驗班近80%的學生順利升入普通高中體育班或體校高中班。

威海還在普通高中特設體育高考班,體育生與普通高中生學籍互通管理,與魯東大學等高校聯合辦學,建立協同培養機制,體育生既可通過高考升學,也能通過專業選拔進入高水平大學深造。同時與省內外知名體育俱樂部建立聯系,部分未能進入大學的體育生還可參加社會選聘,進入俱樂部擔任體育教練,拓寬了體育生的未來發展道路。

2020年,威海市發揮鐵人三項特色優勢,與中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簽約合作,中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威海市體育局、哈工大(威海)合作共建中國鐵人三項運動人才培養與訓練基地,中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環翠區教育和體育局合作共建了威海大光華國際學校、威海市城里中學、威海市實驗小學、威海市碼頭小學4處中國鐵人三項運動特色學校。

至此,威海打造了獨特的鐵人三項訓練基地和人才培養體系,成為全國首個體教融合打通鐵人三項運動員升學通道的城市。

此外,威海還通過市隊縣辦、縣隊校辦,讓體育尖子生脫穎而出,并提供政策、資金、教練扶持,形成“一區(市)一品、多品”的項目布局和品牌優勢。

通過承訓市隊,威海市為青少年創造了更多參加省級以上賽事的機會。各區市在省運會、全國比賽中獲獎的運動員逐年增加。文登區培養輸送的運動員還在東京奧運會上獲得橄欖球比賽第七名,刷新了中國該項目的最好成績。

整合資源,匯聚促進發展合力

促進體教融合,威海市堅持資源共享——體校資源與學校資源共享,社會資源與學校資源共享,匯聚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合力;通過推動政府、學校、社會、家庭“四輪驅動”,不斷構筑起青少年體育發展的“四梁八柱”,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足球是廣大青少年喜愛的運動,威海市堅持“以球健體、以球促德、以球益智”理念,把足球活動納入陽光體育運動。威海市體育局每年投入80萬元用來招聘社會足球教練員,分片區充實到中小學校,以點帶面帶動中心城區中小學校校園足球教育,通過各種形式、多種渠道引導學生熱愛足球運動,掀起學生參加校園足球活動的熱潮。

威海市還注重加大學校與社會資源的合作力度。文登區體校與游泳、搏擊、帆船帆板等俱樂部合作,由俱樂部承擔運動隊招生、訓練和參賽任務,體校在器材購置、場地租賃、場館維護等方面給予資金扶持,從而既能通過社會力量選材充實專業隊伍,又能發揮教練優勢帶動運動普及推廣。榮成市體校與帆船帆板俱樂部合作,特邀原國家隊帆板主教練涂光明授課,先后組織3批次、600余名學生參訓,壯大了帆船運動學生群體。

作為全國“雙減”試點城市,威海市注重“雙減”與“雙增”有機銜接,在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同時,增加了學生課外活動時間和參與體育運動的機會。威海市各中小學校在這期間開足開齊體育課、增加體育時長,辦活體育大課間,培育陽光體育文化。課后積極吸引社會體育俱樂部提供延時服務和校外體育培訓。

為規范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安全、高質量辦學,威海市體育局出臺《威海市中小學生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試行)》,積極引導俱樂部注冊登記民辦學校、開展校外培訓。

為解決俱樂部預付費監管問題、消除學生和家長的消費顧慮,威海市還創新打造消協、第三方平臺、銀行、商家、消費者五方參與的預付式消費協同服務平臺,推出了支付寶“威海預付保”,并積極引導廣大社會體育俱樂部加入。

在資金保障上,市、區兩級財政每年從地方分成體彩公益金中按不低于15%的比例撥付資金,用于學校體育設施設備置辦、運動隊建設、體育聯賽籌備和學生體質監測等。市級財政每年撥付160萬元,各區市財政每年撥付不低于20萬元,用于舉辦中小學生體育比賽活動。

全面推進,形成生動多彩局面

國家高度關注青少年體育運動的普及發展,勉勵孩子們要積極投身體育鍛煉。《“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也提出,要基本實現青少年熟練掌握一項以上體育運動技能。

做活體教融合文章,推動青少年體育運動的普及發展,關鍵是要吸引廣大青少年學生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自2011年起,威海市體育、教育部門就聯合舉辦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田徑、游泳、羽毛球、健美操等8項威海市中小學生體育聯賽,每年開展威海市中小學超體重學生健康夏令營、游泳普及、帆船帆板進校園、小鐵人夏令營等公益培訓活動,累計已有2萬余人參與。每所學校每年舉辦運動會1~2次,充分發揮學校特色,還發展了3所省級優秀體育傳統項目學校、34所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2所國家級青少年俱樂部、30所省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81所足球特色學校、18所帆船帆板特色學校,形成了“班班有活動、校校有特色、月月有比賽、人人都參與”的生動局面。

按照國家體育總局、山東省體育局部署要求,威海市還深入推動開展“奔跑吧·少年”兒童青少年主題健身活動,助力兒童青少年主題健身活動在全市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以“奔跑吧·少年”為主題,威海市堅持“健康第一”理念,突出線上線下、校內校外、室內室外深入融合,將威海市體育錦標賽、中小學生體育聯賽、中小學生防溺水游泳普及、超體重健康夏令營、青少年脊柱健康管理、陽光大課間、校運會、“陽光體育節”等各級各類兒童青少年體育比賽、技能展示、健身科普、幼兒親子體育活動等納入主題健身活動,創新形式開展“奔跑吧·少年”健身習慣養成系列、“奔跑吧·少年”活力體育節系列、“奔跑吧·少年”紀錄挑戰賽系列、“奔跑吧·少年”體質提升系列等多個系列活動,讓更多中小學生找到符合自身實際的鍛煉方式,讓孩子們在運動中享受樂趣、收獲成長。

比如,各中小學校結合自身傳統項目優勢,創新打造了“籃球運動”特色校園、校園武術操、跳繩操、足球操等獨具匠心、別具一格的校園活動。

立足山海資源,以體育賽事為依托,以校園建設為主線,精準培養和打造青少年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威海正全力讓青少年“奔跑”山海間,收獲健康成長。

(作者系威海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威海市體育局多措并舉 全力推動“兩城”創建工作
下一篇:我市2021年體育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全省第一

魯公網安備 37100302000175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12

威海廣播電視臺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 魯備2009001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ICP備06041465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郵箱:whcmw2009@126.com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631-5191950

網站熱線:0631-5191412  網絡實名:威海傳媒網  網絡設計/系統支持:威海傳媒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丁香六月婷婷综合激情动漫| 伊人亚洲综合青草青草久热|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亚洲婷婷五月综合狠狠爱|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综合| 久久综合五月丁香久久激情| 精品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成人伊人青草久久综合网破解版| 久久综合精品视频| 狠狠色婷婷综合天天久久丁香| 麻豆精品久久精品色综合|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综合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一区在线| 久久综合久久久久88|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久久| 五月丁香综合激情六月久久|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五月天婷亚洲天综合网精品偷|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69| 伊人久久综合热线大杳蕉下载| 亚洲国产综合AV在线观看|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heyzo专区无码综合| 伊人不卡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网| 色综合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天天欲色成人综合网站| 欧洲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 日日AV色欲香天天综合网| 亚洲综合久久1区2区3区| 久久婷婷丁香五月综合五| 色欲老女人人妻综合网| 三级韩国一区久久二区综合| 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AV综合影院|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av|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蜜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