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要振興,文化要先行。今年以來,澤庫鎮以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統籌抓好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創新開展有針對性、多元化的活動形式,充分利用各村資源優勢,突出打造“一村一品”,走出了一條文化“賦彩”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走進尹家村,仿佛置身一幅秀美的山水畫卷,讓人賞心悅目,在這里“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尹家村村集體收入主要來源為苗圃種植,在發展苗木種植的同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大力推動文明鄉村建設,讓百姓富起來,讓鄉村美起來,讓文化活起來。近年來,尹家村不斷加強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婦女之家建設,定期組織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原創小品《婆婆也是媽》、三句半《夸夸咱尹家》,將美麗家園、文明鄉村創建、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開展等編排成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傳播文明村風,不斷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數。
心怡港南
港南村依托村內優質灘涂資源,引進聽風觀海濱海旅游綜合體項目,打造“潮汐公社”文旅品牌,發展海洋育種科普、濱海觀光旅游、特色民宿、漁家風味餐飲、趕海體驗等海洋文旅項目。港南村有省級婦女兒童家園一處,日常文化活動豐富。對生態趕海園進行重點打造,在進村的顯要位置打造文化長廊,介紹港南的傳統民俗以及趕海文化。深入挖掘身邊素材,將趕海文化、漁家文化、優秀的家風故事等改編成文化作品,用小品、相聲、快板、舞蹈、原創歌曲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傳承優秀文化,讓更多的人通過作品了解港南、了解澤庫。
絲韻花島“
鄉村建設要堅持政府引導、農民參與。”近年來,花島村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陣地作用,創造條件讓村民全過程參與鄉村文化建設,充分發揮志愿者的主體作用,以特色品牌為抓手,匯聚了一批熱愛音樂的志愿者成立了島上絲韻志愿服務隊,將文藝表演搬上田間地頭,送進千家萬戶,讓小陣地釋放“大能量”,小活動推動“大進步”,打造了鄉村振興共建共享的新格局。島上絲韻志愿服務隊通過開設免費的興趣班,為那些對葫蘆絲感興趣的青少年開設課程,將志愿服務與文化教育相融合、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與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相融合,落實全環境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用心關愛未成年人成長。
文化振興既是中國農村社會發展的“穩定劑”,也是塑造鄉村文化自信的“能量堆”,更是鄉村全面振興發展的“加速器”。下一步,澤庫鎮將繼續打造多元文化品牌,通過生態環境保護、鄉風文明傳承、基礎設施改善、特色產業發展、鄉村治理水平提高等多方面的推動,為鄉村振興賦能增效。